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區直各單位:
為持續推進全區政務公開工作,根據中省市關于對政務公開工作常態化監管相關要求,區政府辦對二季度全區政務公開工作進行了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政務信息報送情況。共報送政務信息352篇,區政府網站采用63篇,“渭濱發布”微信公眾號采用35篇,向省政府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室上報41篇。區市場監管局、姜譚路辦報送動態類信息較好,姜譚經開區管委會、區衛健局報送問題建議類信息配合度高。
2.區政府網站維護情況。區政府網站發布法定主動公開類、重點領域類政府信息274條,專題專欄類政府信息282條,報送信息審簽單382個。區農業農村局責任欄目保障規范及時。
3.網民輿情辦理情況。區長信箱受理群眾來信17件,其中咨詢建議類9件,交辦部門調查辦理類8件,均按時辦結,辦結率100%。收到依申請公開信件18件,按時辦結13件,5件正在法定辦理流程中,按時辦結率100%。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承辦的依申請公開信件依法有據、高效準確。
4.政務新媒體管理情況。二季度全區注銷關停政務新媒體2個,目前在全國政務新媒體監管平臺備案共8個,共發布各類信息328條,轉載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等權威信息160條。渭濱交警大隊2個政務新媒體賬號注銷流程嚴謹規范。
二、存在問題
1.政務信息報送質量有待提升。一些單位報送信息存在“重數量、輕質量”傾向,內容同質化、表面化問題突出,缺乏深度調研和特色亮點提煉。報送的信息中,反映基層實踐創新、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高質量政務信息占比偏低,問題建議類政務信息數量較少。高家鎮、八魚鎮政務信息報送數量為零。
2.上網審核和留言辦理存在不足。一些單位負責同志政務公開意識淡薄,對上網信息政治性、敏感性、準確性把關不嚴,審核流程不到位,主動更新不及時。區城管執法局、區發改局發布的信息法律法規名稱出現表述錯誤,被市政務公開辦通報;區住建局辦理的區長信箱信件存在嚴重逾期問題。
3.政務新媒體運營維護不規范。公安分局開辦的“平安渭濱”賬號未及時轉載重要政務信息,被省政府辦公廳通報,同時“寶雞渭濱公安”新浪微博賬號、“渭濱公安”抖音賬號嚴重逾期7次;區行政審批局開辦的“渭您服務”微信訂閱號轉載重要政務信息不達標,出現錯敏詞匯被市政務公開辦通報,同時“渭您服務”微信視頻號嚴重逾期6次。
三、工作要求
1.聚焦價值導向,提升信息報送質效。各單位要樹立精品意識,聚焦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熱點,強化信息源頭策劃和深度加工能力,深入挖掘、精心撰寫反映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問題建議的高價值信息,嚴格按照區政府辦下發的《關于加強問題建議類政務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把內容關、時效關,杜絕無效報送。
2.筑牢安全底線,強化網站內容精準審核。各欄目保障單位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建立欄目內容定期評估和動態更新機制。對政務服務辦事指南、重點民生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等政府信息,做到實時更新、準確無誤、鏈接有效。要嚴格執行“三審三校”“編審分離”信息審核制度,重點加強對重要表述、政策文件、數據引用的精準核對,確保內容絕對準確、上網信息零風險。
3.完善管理機制,增強政務新媒體實用性。各開設政務新媒體單位要嚴格落實政務新媒體管理要求,壓實網絡意識形態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嚴守每5個自然日至少發布一條原創信息更新頻次要求,加強內容審核和功能建設,提升互動交流水平。要加強轉載發布工作,從稿件首發平臺全文轉載指定的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等權威信息,不落一條、不改一字,確保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運行、高效便捷服務。
各單位要認真對照本次通報內容,及時查漏補缺,抓好整改落實。被通報單位于7月17日前將整改報告經單位主要領導簽字并加蓋公章后報送至區政府辦政務公開股(區行政中心211室,聯系電話:3128019,傳真號:3128239)。
附件:
寶雞市渭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