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10時,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王韜,陜西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張欣,陜西省果業中心副主任周衛國出席,以“強鏈聚群、提質增效、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目,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工作處處長周穎主持。
周穎: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繼續舉行“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王韜先生,請他以“強鏈聚群、提質增效、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目,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張欣女士、省果業中心副主任周衛國先生。
下面,首先請王韜先生作介紹。
王韜: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目前,全省“三夏”大忙接近尾聲,我們在這里舉行《強鏈聚群、提質增效,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省農業農村廳,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陜西“三農”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定位,在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的基礎上,把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作為深化“三個年”活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2024年,全省蘋果、茶葉、畜禽肉類等8條重點產業鏈綜合產值估算達到6480億元、同比增長5.8%,帶動市級發展26條超百億元、縣級發展131條超十億元產業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99元、同比增長7.1%。今年,我們聚焦聚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調優工作機制,明確硬指標、出臺硬政策、拿出硬措施,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奮力推動全省特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是高位推動,健全體系優服務。強化謀劃推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專題研究、一線指導推動,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省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會、一季度“千萬工程”現場會專門安排部署。我廳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優化“鏈長制”,逐鏈條細化目標,逐環節補短強弱,建立“責任包聯到市縣、目標分解到季度、短板攻堅到環節、服務貫穿到企業”的落實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完善部省共建“延安蘋果”和廳市共建“柞水木耳”“平利茶葉”“米脂小米”產業鏈機制,出臺奶山羊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穩定肉牛奶牛產業發展支持措施、優化果業生產布局等針對性政策,形成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和果畜茶菌藥“1+7”高質量發展“一鏈一策”體系。強化服務支撐,聚焦產業鏈經營主體招商引資、信貸金融、技術品牌、人才用工等困難問題和政策訴求,聯合省級多部門建立涉農主體服務機制,統籌超10億元中省農業專項資金支持全產業鏈建設,進一步深化“行長+鏈長”機制和金融顧問、“陜農貸”風險補償金等金融支持政策。2025年一季度全省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產業鏈貸款余額1087.4億元,環比增長39.3%。西安農投集團統籌金融資源精準滴灌助推鄉村振興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2024年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
二是特色引領,延鏈補鏈提質效。做優前端,突出優勢特色,優化區域布局,8條重點鏈優選115個重點縣,累計認定50個省級典型縣,推動特色產業向優生區優勢區集中,蘋果、獼猴桃、羊乳3個產業體量穩居全國首位,產量分別占全國的1/4、1/3、3/5,茶葉、食用菌產量和設施農業規模居西北首位。做深中端,開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引導銜接資金支持產地加工,抓好加工園區建設、技術推廣、品牌營銷等20件加工實事落地,全省建成572萬噸果品冷藏庫容、每小時1800噸智能分選線,形成每年100萬噸濃縮果汁加工、92萬噸菜品加工、3000萬頭生豬屠宰、150萬噸羊乳加工能力,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加工體系更加完善。做活后端,推進農業品牌培育和產品營銷,開展陜農優品“產區行”“銷區行”精準對接活動,富平山羊奶等8個區域公用品牌納入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延安蘋果、咸陽馬欄紅等4個品牌躋身2024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前十,水果網絡零售位居全國第一,獼猴桃、茶葉等陜農優品“直賣全球”。據行業統計,2024年茶葉出口1998.99噸、出口額1150.92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1.12%和?177.32%,上合農業基地農產品出口專列首發俄羅斯,濃縮蘋果汁、獼猴桃、梨出口量全國前三。
三是鏈群同構,搭建載體促融合。建強融合載體,按照一鏈一群、一縣一園區,推動四級聯建、鏈群同構、三產融合,2025年新建延安蘋果和漢中中藥材2個國家級產業集群、累計達到11個,實現8條重點鏈集群全覆蓋;新建涇陽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達到13個,建設省級產業園80個,實現產業鏈重點縣園區全覆蓋;累計建設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強鎮106個、農產品加工園區35個,省級以上融合載體達到319個,有力推進產業集聚、要素集約、企業集中。實施融合項目,今年聚焦省級8條重點鏈,謀劃包裝重點項目200個,計劃總投資近50億元。四年來已累計實施786個延鏈補鏈項目,完成總投資超過350億元。今年上半年組織160多家企業赴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招商引資,新簽約項目31個、總投資34.4億元。促進農旅融合,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今年發布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線路52條,累計達到392條,認定周至縣、眉縣、佳縣等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9個,鎮巴縣興隆鎮黑水塘村等中國美麗休閑鄉村72個,推介西安市鄠邑區石井街道栗峪口村等30個村為首屆陜西魅力休閑鄉村,西安市藍田縣九間房鎮蕎麥花海等20個景觀為首屆陜西特色魅力田園,推動鄉村產業多維度融合發展。
四是主體帶動,強化聯結促增收。育強龍頭企業,深入實施龍頭企業梯次培育工程,梳理惠企“政策包”,研究起草農業企業梯度培育三年行動方案,組織召開龍頭企業座談會,對接服務企業招商、金融、技術、人才等各類需求,累計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64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774家,拓展確定90家鏈主企業和28家重點企業。擴容經營主體,開展新型經營主體提升和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累計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6.7萬家、家庭農場11.1萬家、省級產業化聯合體200個,全省經濟強村增至12.3%、薄弱村降至3.1%。促進帶農增收,探索建立“企業+場社+基地+農戶”“集體經濟+企業+農戶”等聯農帶農模式,通過訂單農業、吸納就業、入股分紅、合作聯營等方式,將農民深度嵌入產業鏈。一季度,我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9元,同比增長6.9%,增速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排名全國第4。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錨定農業強省建設目標,聚力打好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推動特色現代農業延長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全面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體系。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抓好重點產業生產布局。畜牧業重點穩產能,突出生豬“三抓兩保”調控產能,推行石羊、溫氏“以大帶小”等發展模式,將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在75萬頭左右;不折不扣落實奶牛肉牛貼息貸款等紓困政策,對暫時經營困難的養殖場戶展期續貸,千方百計保住產業根基。蔬菜重點保供給,促進8個保供基地縣增量、11個高山蔬菜基地縣提質,新改建農業設施10萬畝,全年蔬菜產量穩定在2000萬噸以上。果業重點提品質,加快推動秦脆、瑞雪和翠香等自主新優品種更新和規模發展,高標準建設100個果業高質高效示范園,力爭園林水果產量達到2050萬噸以上。
二是抓好延鏈補鏈項目建設。強化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200個產業鏈重點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加快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等產業融合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大抓招商,赴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開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鏈招商對接活動,推進31個簽約項目建設進度,推動更多意向合作項目簽約落地。
三是抓好農業企業梯度培育。啟動農業企業梯度培育三年行動,建立優質企業定向培育庫,按照“龍頭企業做強、規上企業擴容、中小企業提質”的思路,分級分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高新技術和“鏈主”企業,壯大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體量,力爭再添8個國家級、120個省級龍頭企業。
四是抓好關鍵要素支撐服務。充分發揮支持涉農經營主體融資對接機制,積極推廣“陜農貸”風險補償專屬產品,加快破解農業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進楊凌旱區農業新質生產力策源地建設,組建省級農產品加工技術服務體系,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支撐。下半年組織辦好全省農業產業化金融對接會、加工技術成果對接會、校企人才對接會等活動,切實提升農業產業鏈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撐服務質效。
下面,我們愿就有關問題,同大家再作深入交流。謝謝!
周穎:謝謝王韜巡視員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大家圍繞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群眾新聞網:請問我省今年在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豐富“菜籃子”產品、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將開展哪些工作?
王韜: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是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今年,我們在穩定糧食產能的基礎上,對保障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也作出一系列具體安排,多措并舉讓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更加豐富。
一是強化紓困,穩定肉蛋奶供給水平。聚力打好畜禽肉類產業鏈硬仗,力爭肉類總產量達到130萬噸左右、較去年穩中有增。圍繞生豬渭北、陜北、關中、陜南四大產業板塊,落細落地生豬產能調控政策,持續開展生豬產能監測預警,確保能繁母豬保有量穩定在綠色合理區間。聚焦陜北渭北肉牛集中布局區以及千萬只規模家禽養殖基地,落實產業紓困政策,加快基礎母牛擴群提質,穩定肉牛基礎產能,推進肉禽養殖向高效集約型升級。嚴格落實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政策,推進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和布病等重點人獸共患病區域化管理。突出關中“雙奶源”產業帶,優化提升一批奶山羊適度規模養殖場,推動陜北奶綿羊由點到面、加快布局,補上奶山羊季節性產奶和全周年羊奶供應不足短板,加大乳品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工藝裝備水平提升,鼓勵乳品企業積極開發功能型、差異化、適銷對路的新型羊乳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是優化布局,增強“陜果”供給能力。優化果業區域布局,形成蘋果產業鞏固提升渭北北部、科學調控渭北南部、適度發展陜北山地,獼猴桃產業穩定秦嶺北麓優生區、穩妥發展秦巴山區,特色水果產業向優生區、集聚區和城市近郊發展的“陜果”生產布局,力爭全省園林水果產量達到2050萬噸以上。聚焦32個蘋果重點縣和8個獼猴桃重點縣,加快建立優質苗木繁育體系,推進國育新品整縣推進試點。實施高質高效果園建設工程,建設蘋果預冷技術示范點和果品采后處理中心,推進水果產后處理整體升級。發揮洛川蘋果、眉縣獼猴桃、大荔冬棗、富平柿子等優勢品牌示范帶動作用,培育扶持一批“陜果”知名品牌。
三是加強生產,提升蔬菜供給保障。錨定全年2000萬噸以上穩產保供任務,大力推進蔬菜設施化規模化發展,全年新建或改造升級設施10萬畝。發展城市近郊保供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加大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加快補齊設施蔬菜精量播種、工廠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環境因子智能調控和信息化管理、莖蔓的無害化處理、蔬菜凈菜加工及潔凈化分級等環節技術裝備短板。以秦巴山區年產5000萬袋以上生產大縣為重點,完善食用菌菌種繁育體系,打造一批食用菌工廠化車間生產基地。加強食用菌廢棄菌渣二次種菇、發酵床墊料以及肥料化、飼料化、基質化、能源化等循環利用。
四是突出特色,豐富食物供給體系。聚焦陜南300萬畝茶園基地,加快構建陜南茶區名優綠茶、優質紅茶和關中茯茶產業帶。實施標準化茶園建設工程,加快“陜茶1號”等區域性優良品種示范推廣;支持茶企開發含茶食品、調味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做大做強漢中仙毫、安康富硒茶等區域公用品牌,全力打造安康茶葉交易中心,推動全省茶產業穩定健康發展。積極發展壯大食藥同源產業,加快陜產大宗、道地、特色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建設,加快建成一批規范化生產基地,開展產地初加工,完善專業化交易市場,振興“秦藥”品牌,推動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食品報:農產品加工是構建農業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水平。請問我省農產品加工總體情況如何?下一步將從哪幾個方面發力?
張欣: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農產品加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對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農產品加工規模穩步壯大,布局日趨合理,加工水平不斷提升,為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2.26: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73.5%,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2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709家、主營業務收入2359.7億元。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加工企業量少質弱、科技創新不足等短板,優化結構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提升質量品牌,加快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助力打贏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硬仗。
一是強化政策保障。2024年,我們啟動實施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統籌原料產區、加工園區、產品銷區布局,規劃建設糧油等“1+8+N”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明確了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今年,我們將聚焦落實農產品加工七項重點行動,強化部門協同,凝聚工作合力,用足用好現有支持農產品加工各方面政策,謀劃創設更多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推動財政資金、資源要素向農產品加工傾斜。力爭到2027年,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8%,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力爭突破9500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6:1。
二是推進加工集聚。突出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業集中、功能集合,按照“一縣一加工園”思路,引導各地依托現有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區、農業科技園等,聚合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在縣域建設提升一批有原料基地、有企業帶動、有科技引領、有服務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因地制宜發展一批秦鎮涼皮、岐山搟面皮、淳化蕎面饸饹、潼關肉夾饃等傳統食品加工園區,打造一批百億級農產品加工強縣,推動加工產業集聚發展。
三是培強龍頭企業。持續壯大龍頭企業隊伍,開展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和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力爭今年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900家。抓好規下加工企業“升規入統”,壯大規上加工企業規模。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承擔實施延安蘋果、漢中中藥材、肉羊等產業集群加工環節項目,以項目帶動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裝備升級和模式創新,促進加工企業由小到大、加工層次由粗到精、加工業態由少到多、加工布局由散到聚。
四是強化科技賦能。組建省級農產品加工技術服務體系,聚焦“1+8+N”重點產業,分產業繪制“加工樹”,建立技術清單、需求清單、成果清單。搭建農產品加工技術供需對接平臺,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市縣、加工園區、加工企業開展加工技術服務活動,促進技術供需和成果轉化對接。推動制訂、修訂一批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帶動提升企業和產品標準,引導主體按標生產、合理加工,促進農產品加工技術標準化、裝備智能化、過程綠色化、產品營養化。
起點新聞:今年省委、省政府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剛才也提到全產業鏈培育要強化要素供給和服務提升,請問具體會開展哪些工作?
張欣:感謝您的提問。我廳一直高度重視產業鏈主體發展需求,圍繞主體需求,不斷強化要素供給,提升服務主體能力。今年上半年動態征集近1000家經營主體招商引資項目需求170個、信貸需求123.7億元、品牌服務需求126項、用工人才需求450個、技術服務需求120項,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多部門,進一步強化需求對接,提升服務質效。
一是強化精準對接,提升招商引資成效。充分發揮“鏈長+鏈主”作用,堅持省市協同、一體推進,圍繞重點產業鏈,分區域、分層次謀準招商項目,做好產業鏈招商相關工作。下半年,我們將組織舉辦陜西現代農業對外合作對接會、農業全產業鏈招商合作對接活動、農產品加工項目招商及產銷銜接推介活動等招商活動,招引推介一批高質量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并督導推動招商項目落地見效。
二是深化工作機制,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今年,我們聚焦破解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加大多部門聯動,采取了系列金融助企措施。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陜西金融監管局建立了支持涉農經營主體融資對接機制,充分利用“秦信融”平臺,加強信息歸集共享,形成重點企業名錄,助力金融機構服務農業企業融資需求。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深化“行長+鏈長”機制,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聯合省財政廳用好“陜農貸”風險補償金機制,建立企業白名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產業鏈的信貸投放。下一步,我們將深化融資對接服務,建立金融服務農業企業定期溝通交流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模式,加大金融資源投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增強龍頭企業抵御風險能力。
三是強化供需對接,提升人才服務水平。今年,聚焦更好解決產業主體招工引才需求,我們聯合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建立了農業產業鏈人才服務機制,常態化開展人才供需精準對接,線上線下舉辦校企招聘會,推動解決企業用人需求。4月份在陜西科技大學組織舉辦了農業企業人才專場招聘會。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部門協同,充分發揮產業鏈人才服務機制作用,利用好“秦云就業”平臺,歸集農業企業崗位信息,動態發布、定向推送,促進人崗精準匹配,加快構建人崗相適的選人用人機制。9月份我們還將聯合有關部門,圍繞農業企業用工及人才需求,再組織召開一次農業專場人才供需對接會,請大家持續關注。
國際在線:以蘋果、獼猴桃為代表的果業是陜西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是八個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典型代表。請問,我省在推進果業延鏈補鏈強鏈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下一步將如何持續推進果業全產業鏈建設?
周衛國:感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我們以全產業鏈建設為抓手,以省部共建果業高質量發展為牽引,以率先建成果業強省為目標,優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加快培育興業、強縣、富民支柱產業。2024年,蘋果、獼猴桃全鏈產值分別達到1400億元和202億元,果業增加值在一產增加值中的占比超29%,打造出了覆蓋區域最廣、聯農帶農最緊、增收貢獻最大的優勢產業。
一是推進生產端提質增效。出臺果業生產布局指導意見,重新劃定43個果業重點縣,落實耕地與園地進出雙平衡政策,推動產業不斷向優勢區聚集。建成“1+6+N”省市縣三級苗木繁育體系,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苗木企業。聚力推廣蘋果無支架密植節水高效栽培“3332”模式等輕簡化省力化集成技術,創建247個省級高質高效示范園。
二是推進采后端提標補短。聚焦果品采后處理滯后難題,加快補齊預冷貯藏、即食處理、智能分選等突出短板,建成果品冷藏庫572萬噸、4.0智能分選線216條,縣鎮采后處理中心加快覆蓋產區,貯藏分選能力全國最大,提升供應鏈保障果品品質穩定性,實現季產年銷、周年供應。
三是推進市場端提力擴面。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為背書、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為主體的協同式、立體化品牌矩陣,在全國農業精品品牌計劃中占據4席。建成洛川國家級蘋果批發市場和三大區域集散中心、上百個鎮域交易集散地,深耕“五百”“五進”三年行動,健全“產地直采+連鎖商超+共享倉庫+電商直營”體系,加快構建現代果品市場營銷體系,陜果在國內高端市場具有話語權,網絡零售額躍居全國首位。
可以說,陜西繪就了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美好圖景。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穩規模、提品質、降成本、增效益”總思路,扎實推進延鏈補鏈強鏈,不斷厚植果業產業鏈韌性,持續抓好五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統籌耕地園地進出平衡,編制全省水果種植區劃,集中建設43個果業重點縣,全力抓好淳化瑞雪、旬邑秦脆、寶雞瑞香紅等國育新品全鏈開發整域試點,區域性布局,差異化發展,培育新品經濟和特色競爭力。
二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強砧穗組合試驗示范,建設2-3個省級果樹苗木病毒檢驗中心,加大水肥一體、設施栽培、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推進技術、數智、設施等科技賦能產業。
三是熟化采后處理,聚力蘋果預冷、獼猴桃即食處理兩大關鍵環節,發布三大項14個果品采后處理省級地方標準,布局建設一批鎮村采后處理中心,加強新優品種貯藏穩定性研究,加大采后全程減損示范,推進采后處理全面升級。
四是深化市場營銷,實施陜果品牌“十百千”行動,舉辦第十屆中國果品品牌大會,提升品牌溢價能力。深耕“五百”“五進”三年行動,做實產銷聯盟,拓展線上銷售,做大外貿出口,增強市場競爭力。
五是實化帶農機制,突出“勞動力組織化、全程機械化、產業配套化”,大力發展果業社會化服務。推行“企業抓兩頭、農戶管生產”,多環節多業態構建“聯得緊、帶得穩、受益久”的長效機制,把小農戶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以聯農帶農促增收。
周穎:謝謝王韜巡視員和兩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大家再見!(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