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610300-1161030201600521X6/2024-00422 | |
發布機構: 渭濱區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 2024-01-08 |
名??稱: 關于《渭濱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的報告 | |
有 效 性: 有效 | 文??號: 寶渭司字〔2024〕1號 |
關于《渭濱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的報告
市司法局:
現將《渭濱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隨文報來,請審閱。
寶雞市渭濱區司法局
2024年1月8日
渭濱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法治政府建設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抓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切實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政府的公信度和執行力顯著增強,為建設西部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撐和堅強的法治保障。現將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夯實工作責任,全區法治建設工作扎實推進
1.領導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制定下發《渭濱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辦法》,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法治建設,黨政主要負責人積極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匯報,專題安排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責任,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解決重要問題。各分管領導積極履行法治建設工作“一崗雙責”,細化措施,抓好分管領域法治建設工作。
2.完善工作機制。2023年共召開依法治區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三次,貫徹上級有關精神,指導年度普法依法治區規劃編制。創新開設依法行政論壇,組織各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和探討,總結經驗,交流心得,形成共識。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一府兩院”實施、人大政協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依法治區工作責任制,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確保法治建設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3.強化督查考核。聚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推進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定期檢查、專項督查和實地暗訪等方式推動工作落實。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進行通報并責令限期整改,動真碰硬追責問責。完善法治建設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評價結果通報組織人事部門,對工作不力的鎮街和部門主要領導進行約談、追責。
二、注重法律服務,科學依法決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
1.全區法治建設深入推進。制定下發了《中共渭濱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2023年工作要點》和《中共渭濱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2023年工作要點》,把法治建設納入全區目標責任考核,確保法治建設工作任務、責任、進度、時限“四落實”。發揮依法治區委員會及各協調小組職能作用,加強依法治區辦公室建設,確保依法治區辦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探索建立鎮街法治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完成清姜街道法治強基工程市級驗收,進一步夯實法治渭濱基層基礎。健全法治建設考核評價獎懲機制,完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增強鎮街和部門推進法治渭濱建設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實現政府、部門、村(社區)全覆蓋。修訂完善《渭濱區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規則》,聘請9名具有專業法律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在全市較有影響的律師,組建了區政府法律顧問團。全年法律顧問參與了政府部門42份合同協議的審核把關,有效防范了政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法律風險。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由律師事務所執業人員擔任各村(社區)法律顧問,采取上門、預約、電話、網絡、傳真等形式開展法律服務,為8個鎮街100個村(社區)提供法律咨詢。
3.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實現行政決策科學化、制度化。修訂了《渭濱區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渭濱區人民政府重大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制度》等制度,將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決策的必經程序。嚴格堅持法制機構負責人固定列席政府常務會議以及重要專題會議制度,對涉及全區性的重大行政決策由區司法局進行合法性審查,對會議議題和討論的文件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在確定無違反決策程序、無違背現行法律的情況后,提交區政府常務會、區長辦公會及專題工作會研究決策。
4.法治宣傳教育走深走實。一是推動全區“八五”普法規劃落細落實。組織召開“八五”普法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全區“八五”普法中期驗收工作。推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單位年度履職報告評議制度,建立重點單位履職責任清單、重點任務提示督辦單和履行責任報告書,逐步形成清單管理、跟蹤提示、督促指導、評估反饋的推進模式。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的通知》,促進領導干部法治行為習慣養成、提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二是集中開展各類主題法治宣傳。組織開展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第二十九個法治宣傳月”、“民法典宣傳月”等各項主題的法治宣傳,深入推進“法律九進”活動,累計共開展點位法治宣傳50余場,發送普法信息10萬條,朋友圈推送公益法治宣傳視頻1萬余人次,發放宣傳彩頁1萬余冊。在全區范圍內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三是持續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在轄區36個村(社區)邀請法律顧問開展“法律明白人”普法知識講座,引導鎮村干部關注法治渭濱、平安渭濱、渭濱司法公眾號,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發揮農村黨員干部的“頭雁效應”,在周邊群眾中帶出一批“法律明白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四是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依托村級文化廣場、宣傳欄、讀書室、微信工作群等平臺大力宣傳“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村民尊法守法,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高家鎮明泉村等16村已完成民主法治示范村申報工作,目前正等待上級部門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工作。五是加強基層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精心打造高家鎮孔家莊村等15處法治主題廣場、法治游園、法治文化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積分超市、文化活動中心、道德講堂、鄉村書屋、電子屏等公共設施,積極融入法治文化元素,扎實推動全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提檔升級,讓法律法規走進群眾、服務生活。
5.積極申報全國法治政府示范區。制定下發《區委依法治區辦關于渭濱區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工作方案》,召開全區專項推進會議3次,全區抽調6人組成綜合申報工作組,對照10大類104項指標,全面收集佐證資料400余份,積極申報了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綜合類示范創建,獲得了市政府的認可和推薦。
三、嚴把制發程序,開展專項清理,規范性文件質量水平逐步提高
1.加強規范性文件前置性審查。對所有印發的規范性文件,按照其類別和涉及的內容,認真查找相關法律、法規依據,提出修改的理由和意見建議。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注重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建議,保證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全年先后對報送的4份規范性文件草案進行了嚴格審查把關,對不符合規范性文件制定要求的堅決不予出臺,提出修改意見18條,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行政爭議。
2.推行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制度。在全區推行規范性文件“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制度,把區政府、區政府各部門、各單位,各鎮、街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全部納入規范性文件“三統一”的范圍,對未經登記、編號、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活動的依據,切實解決了我區規范性文件管理不到位、制定程序不規范、公眾查詢不方便等問題。
3.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結合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公平競爭、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按照“誰制定、誰清理、誰負責”的原則,對涉及全區有效的23件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適時廢止、修改不利于市場競爭、不適應優化營商環境發展的規范性文件,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決定保留20件,廢止3件,并將清理結果及時在政府門戶網站予以公布,確保全區現行使用的規范性文件合法有效。
四、創新復議方式,提升應訴能力,行政爭議化解機制不斷完善
1.認真辦理行政復議案件。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效,制定出臺《渭濱區行政復議聽證制度》《渭濱區行政復議調解制度》等8項配套制度。成立政府主導,相關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律師參與的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制定《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工作規則》,為重大、疑難、復雜的案件提供咨詢意見,全年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2件,充分發揮了行政復議化解爭議主渠道作用。
2.全力做好行政應訴工作。區政府積極貫徹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嚴格落實《寶雞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暫行規定》的規定,行政首長出庭率達到100%,委托區政府法律顧問全程參與訴訟活動,在行政應訴舉證過程中,認真履行舉證、答辯等法定義務,嚴格按照法定期限提交證據資料,最大限度保障區政府合法權益。同時,尊重并自覺履行法院生效判決,嚴格執行省、市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確定的內容,積極配合法院執行工作,行政訴訟敗訴率穩步下降,樹立了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五、加強監督制約,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1.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組織召開全區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推進會,制定下發《渭濱區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工作方案》,對照《陜西省全面推行“三項制度”工作指標體系》,組織全區執法單位289名執法人員開展申領和換發行政執法證集中培訓和考試工作。對全區各行政執法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費、行政檢查六類行政執法行為進行檢查評估,推動了行政權力規范、公開、透明、高效運行。
2.做好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制定下發《渭濱區關于組織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的通知》,對照《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辦法》,采取聽取匯報、抽查案卷、逐項打分的方式,對全區35個行政執法部門嚴格評查,對執法案卷從立案、取證、決定、送達、執行、歸檔等方面量化評分,近兩年評查案卷130余件,從評查結果看,全區約60%的案卷綜合得分90分以上,行政執法的總體質量和水平逐年提高。
六、推行政務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1.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檢查考核、社會評議、年度報告、責任追究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公開目錄。利用區政府門戶網站,及時公開行政審批、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價格、征地拆遷等重點領域信息,深化在線辦事內容。規范了政府工作運行,政務公開工作經驗被省政府領導批示并向全省推廣。
2.完善舉報投訴等監督方式。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和區長信箱,主動接受群眾舉報和監督。區政府網站區長信箱郵件全部按時回復。建立重點、難點問題定期梳理機制,強化對違法行政行為案件線索的篩選排查力度,將指向明確、線索明顯、易核易查的違法行為及時核查到位。對反映問題較多且調查失實、發現疑點的及時復核。完善投訴受理交辦督辦、限時辦結、回復回訪等制度,提高群眾訴求解決率和群眾滿意率。
3.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及社會監督。區政府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積極配合執法檢查工作,認真辦理建議、批評和意見。建立政府政協聯席會議制度,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聽取其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完善群眾舉報投訴制度,認真調查核實人民群眾舉報投訴、新聞媒體反映的問題,及時依法作出處理,并向社會公布,使群眾對政府的監督力度不斷提高。
今年以來,雖然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法治政府建設還不夠平衡;結合我區實際在先行先試工作方面的探索不夠深入,被上級借鑒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還不夠突出,二是一些鎮街、部門的法制機構和隊伍建設仍然比較薄弱,無法適應新形勢下法治政府工作的新要求;三是面對行政執法權下放的新形勢,在完善執法程序、配強執法人員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是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區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為目標,圍繞全區中心工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權力運行,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具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堅持政府常務會議集體學法制度,嚴格落實公務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
二是健全法律顧問考核評價機制,引導法律顧問參與政府重大決策及合同協議的審核把關,實現法律顧問的動態監管,防范行政管理法律風險。
三是嚴把規范性文件審查關,完善規范性文件發布、備案制度,定期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堅持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
四是改進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方式,提高行政復議案件辦理的質量。加強行政應訴工作,嚴格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制度,自覺履行法院生效行政判決裁定。